首页 > 游戏攻略 >我国科学家制备出高性能柔性叠层太阳电池,光电转换效率达 23.4%

我国科学家制备出高性能柔性叠层太阳电池,光电转换效率达 23.4%

2025-02-06 18:21:39板才软件园

本站 2 月 6 日消息,本站从西湖大学微信公众号获悉,该校未来产业研究中心、工学院王睿团队在柔性叠层太阳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—— 他们成功让钙钛矿与铜铟镓硒两种材料叠在一起,光电转换效率达到 23.4%。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刊发在《自然・光子学》期刊上。

“这种柔性轻薄的叠层太阳电池,厚度仅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直径,其未来有望应用于建筑、汽车、飞行器、柔性可穿戴设备等多个领域。”王睿介绍。

如果把单结钙钛矿太阳电池比作一块“单层蛋糕”,叠层太阳电池便是多层口味的。不同口味的蛋糕层对应不同的半导体材料层,每一层都能“捕捉”特定波长的太阳光。这样一来,它就能吸收比“单层”电池更广泛的太阳光能量,更高效地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,从而突破单结太阳电池转换效率天花板。

得益于材料本身优异的光电性能和易于制备等特点,单结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从 2009 年报道的 3.8% 迅速提升到目前约 27% 的纪录效率,和目前最高效的晶体硅太阳电池的效率相当,两者效率都已接近瓶颈。

王睿团队选择将钙钛矿与铜铟镓硒(CIGS)这两种材料进行叠层研究。

制备叠层太阳电池,如同在微观世界里做蛋糕,是个手艺活。这块“蛋糕”不仅有 15 层之多,而且对每一层的厚度、均匀性都有严格要求 —— 每一层最好不要有孔洞,不同层的制备往往需要使用不同的仪器设备,并对参数进行严格优化和控制。

2022 年,王睿实验室正式启动两端柔性钙钛矿 / 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的研发工作。经过一年多尝试,铜铟镓硒基底上的钙钛矿薄膜依然布满孔洞,无法形成致密光吸收层,达不到预期效果。2023 年底,团队成员田柳文和王睿商量后决定,跳出之前一直使用同一种钙钛矿薄膜制备工艺的思维定式,在铜铟镓硒基底上尝试不同的钙钛矿薄膜制备工艺。

再次遭遇多次失败后,终于有一天,他们在电镜下第一次发现,其中一个样品具有均匀致密的钙钛矿表面形貌。此后,王睿团队通过优化钙钛矿层以及其他层的制备工艺,在两端柔性钙钛矿 / 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技术上实现了快速突破,光电转换效率不断攀升。

声明: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。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学习分享之

1925
773

同类推荐更多

如何正确看待18无套直行为?它背后隐藏的风险与挑战是什么?

如何正确看待18无套直行为?它背后隐藏的风险与挑战是什么?

最火的游戏攻略

2025-01-17

18无套直是一个对于某些领域来说比较特殊的词汇,通常和一些不太为大众所熟知的话题相关。这个词语经常出现在一些特定的圈子中,可能有着它独特的含义或者代表某种特定的行为或状态。虽然它的字面意思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,但如果了解相关背景,就能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含义。不同的人群对于“18无套直”的理解和看法可能有